2月1日上午,在湘鋼鋼鐵研究院,黨的二十大代表、湘鋼焊接顧問艾愛國和同事忙著做鎳鋼板材焊接實驗,測試新產品在零下196攝氏度低溫環境下的沖擊能力。其他實驗區,科研人員忙著拉伸實驗,檢測其他鋼材新品在特殊環境下的力學性能。
黨的二十大擘畫新藍圖,激發新動力。湘鋼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制造強國、質量強國,成立鋼鐵研究院,添置新研發設備,加大科技創新,推動品質品牌高端化,向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邁進。2022年,湘鋼營業收入超千億元。
“每個訂單背后,皆是一項技術革新”
“7鎳鋼比9鎳鋼生產過程要求更高,鋼質更純凈,雜質極低,要滿足嚴苛腐蝕條件且零下196攝氏度低溫環境沖擊能力。大家在做焊接實驗時,一定要膽大心細,不能疏忽每個細節。”年逾七旬的艾愛國,堅持帶領科研人員攻堅克難,實驗室焊花四濺。
不久前,湘鋼成功研制用于制造液化天然氣儲罐和運輸船舶用的9鎳鋼,并交付使用。9鎳鋼的最低使用溫度可達零下196攝氏度,被冠以“鋼板皇冠上的明珠”美譽。而7鎳鋼各項性能指標不比9鎳鋼差,且生產成本更低,成為各鋼企的攻關焦點。
“我們有100多種焊接方法、1萬多種焊接材料。測試時候,不僅要實現鋼材無縫銜接,還要保證焊縫在強度、韌性等方面與鋼材保持性能一致,開發將鋼材焊接成符合要求產品的新工藝,我們要有信心。”艾愛國給大伙鼓勁。
黨的二十大閉幕后,艾愛國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到湘鋼的生產車間、實驗室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。艾愛國說:“實體經濟里最重要部分是制造業,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是創新、掌握核心技術。這也是我們工匠人的春天。”
湘鋼鋼鐵研究院黨委書記羅登說,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,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”。為加強科技創新,推動高質量發展,1月3日,湘鋼鋼鐵研究院揭牌成立,研究院囊括原來100名科研人員,還引進了12名擁有碩士、博士學歷的科研人員,研發力量大大增強。
羅登一直在科研道路上攀登。他介紹,當年港珠澳大橋所用的橋梁鋼,要求每米平直度不超過3毫米。湘鋼研制成功了,抓住了機會,贏得了市場。
該平直度是港珠澳大橋設計時首次對橋梁鋼材提出的要求,指的是鋼材長度方向上每米表面凹凸差不能超過3毫米。
“通俗地講,用手電筒照射,看到光的反射是一致的,平直度就達標。”羅登說,起初,湘鋼并沒有參與港珠澳大橋供貨,后來應要求開展研發、生產,累計供貨3萬余噸橋梁鋼。
湘鋼一直追求品質品牌高端化,內部有一個量化的“雙高”標準,即“價格每噸比同類產品均價高出1000元,利潤也要達到平均利潤的1.5倍以上”。這意味著,不但要求質量高,還要成本低。“可以說,每個訂單背后,皆是一項技術革新。”羅登坦言。
征服一個又一個超級工程
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建設質量強國要求,湘鋼圍繞線棒材達到國內一流水平、板材達到國際一流標準的“雙一流”目標開展產品建設。
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近日發布2022年企業標準“領跑者”名單,湘鋼Q/OHAB 524-2022“橋梁用結構鋼”位列其中,意味著湘鋼所生產的橋梁用結構鋼擁有行業“話語權”。
市場證明了湘鋼的實力。“2017年以來,湘鋼橋梁鋼銷量持續穩居全國第一,2022年達114萬噸。”湘鋼鋼鐵研究院管線橋梁鋼項目經理熊祥江介紹,世界最長跨海大橋——港珠澳大橋,世界首座6線鐵路大橋——南京大勝關大橋,跨度國內第一、世界第二的懸索橋——楊泗港大橋等眾多超級橋梁工程,湘鋼制造均大顯身手。
正在施工的安徽銅陵長江公鐵大橋,是世界第一座千米級公鐵分層斜拉懸索橋。大橋跨度大、荷載重、結構新,對橋梁鋼要求極其嚴苛,需采用Q500qE高強度、高韌性、低屈強比橋梁鋼。
“該橋7.6萬噸橋梁鋼全部由湘鋼獨家供貨,其中,5000多噸不銹鋼復合板,具有確保50年腐蝕不超過1毫米的較強耐蝕性能。去年10月首批交付以來,湘鋼已交付4.7萬噸。”熊祥江說。
近年來,湘鋼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牛鼻子,瞄準高端產品研發,征服了一個又一個“超級工程”。上海中心大廈、北京大興機場、俄羅斯亞馬爾項目,中國南海日產量第一大油田群、全球最大打樁船等,湘鋼制造頻頻亮相。湘鋼在橋梁鋼、海工鋼、工程機械用鋼領域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??ㄌ乇死罩圃斓娜蛱卮笮屯诰驒C,每兩臺就有一臺采用湘鋼板材。在全球鋼鐵企業厚板品種能力排名中,湘鋼位列A+,具備與日本制鐵、韓國浦項等國際鋼鐵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。
黨的二十大閉幕以來,湘鋼掀起比學趕超熱潮,大力開展勞動競賽。2月1日,湘鋼黨委書記、總經理楊建華前往煉鐵廠,與大家一道祝賀該廠1月日均產量破紀錄,生產取得新突破,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實現“開門紅”。楊建華說:“湘鋼要把開局之年變成奮進之年,在科技創新、產品質量、市場占有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,爭取早日成為世界一流企業。”
【基層聲音】
湘鋼品種研發首席工程師 肖大恒:
春節后上班,我就和同事蹲在實驗室研制Q780橋梁用結構鋼。這種鋼材強度超過現行國標最高強度。
俗話說,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湘鋼要早日實現“雙一流”目標,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添磚加瓦,必須不斷推陳出新,積極研制更高品質的產品。
與國內外同行競爭,有技術才有話語權。一次,湘鋼與國外鋼鐵巨頭競標某國國家石油公司海洋平臺用鋼,我們遭到冷遇。該海洋平臺用鋼要求鋼材能承受零下50攝氏度的低溫沖擊,國外企業認為湘鋼乃至中國鋼企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提供優質產品。
我當時暗下決心,外國能生產,我們也能研制出來。我帶領技術骨干,夜以繼日,在短短45天內完成歐盟生產資質認證和產品研發、試驗、生產,奪得3萬噸高端海工鋼板訂單,這也印證了“技術革新,才是生存之道”的說法。
【記者手記】
做大做強,唯有創新
肖洋桂
湘鋼位于內陸地區,生產成本高于沿海鋼企。不占區位優勢,湘鋼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、做大做強,唯有創新。
近年來,湘鋼踐行“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”發展理念,用顛覆性技術打破鋼鐵制造瓶頸,瞄準高端市場,征服一個個國之重器、超級工程,為國家解決許多“卡脖子”難題,企業迎來發展春天。湘鋼已成為千萬噸級精品鋼材制造基地,年產值超千億元。
在“善于學習,不斷創新,爭創一流”的精神滋養下,像艾愛國這樣的一代代湘鋼人成為“大國工匠”,一項項行業標準誕生,橋梁鋼、海工鋼、工程機械用鋼擁有行業最強話語權??萍家I下,湘鋼產品“價格比別人的貴,利潤比別人的高”,在鋼材市場微利時代還能獲利頗豐。
創新路上,永無止境!